[1]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,重庆大学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院.中国建筑能耗与碳排放研究报告(2022年)[J].建筑,2023(2):57-69. [2] 钟宝申.全国人大代表钟宝申:加强顶层规划,促进城乡绿色建筑发展[J].中国勘察设计,2023(3):29. [3] 霍慧敏,徐伟,李安桂.基于熵值法的北方农宅围护结构改造方案比选分析[J].建筑科学,2019,35(8):57-64. [4] 孙澄,董琪.东北地区农村住宅设计适宜性节能技术策略研究[J].建筑学报,2016(S2):72-77. [5] 武威,吴松梅,常泽,等.基于主被动协同的辽宁地区太阳能农村住宅研究[J].建筑学报,2019(S2):122-125. [6] 张甘霖,张群,王芳,等.基于DesignBuilder的康定农村地区传统民居能耗影响因素研究[J].建筑科学,2019,35(6):108-115. [7] 瞿燕,宋德萱.上海办公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[J].华中建筑,2023,41(8):73-78. [8] 郑伟栋,刘旭莹,胡正璐,等.夏热冬冷地区农村建筑被动式节能策略研究[J].制冷与空调,2023,23(11):57-64. [9] 贺龙,吕保.严寒地区建筑形态调控下建筑能耗与舒适度影响因素研究[J].建筑技术,2022,53(11):1520-1523. [10] 李江河,杨建中,陈义波,等.超低能耗建筑舒适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研究[J].建筑节能(中英文),2021,49(8):44-49. [11] 邵腾,郑武幸.基于围护结构性能差异的乡村住宅空间设计因素节能敏感性分析[J].建筑科学,2021,37(4):101-110+125. [12] 高枫,朱能.建筑体形对建筑负荷及其影响参数敏感度的影响[J].西部人居环境学刊,2020,35(4):67-73. [13] 张沁宜,林波荣.典型绿色办公建筑能耗差异校验与敏感性分析[J].暖通空调,2019,49(8):31-39. [14] 张辉,韩啸霖,弓南,等.高层住宅被动式节能设计因素敏感性分析[J].建筑节能(中英文),2021,49(3):13-18. [15] 缪伟.基于DeST模拟南京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节能研究[D].淮南:安徽理工大学,2021. [16] 王美燕,CHINYAMA Mushinkula,金吕鹏,等.浙北农村筒屋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[J].新型建筑材料,2022,49(11):85-90+100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