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] 安普太.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探讨[J].山西水利科技,2016,199(1):51-54.
[2] 李晨霞.永和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分析[J].山西水土保持科技,2019(3):24-27.
[3] 李旭.重力坝抗滑稳定问题分析[J].四川水利,2007(6):30-33.
[4] 陈进,黄薇.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安全系统与安全度探讨[J].长江科学院院报,1995,12(3):1-7.
[5] 吴绍强.极射赤平投影法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[J].西部探矿工程,2009,21(10):117-118.
[6] 姜云龙,张立勇.混凝土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[J].吉林水利,2015(2):1-3,11.
[7] 李九红,徐建光,王延斌,等.混凝土大坝裂缝灌浆处理效果研究[J].水力发电学报,2007,26(3):63-68.
[8] 莱尔.地质构造研究之极射赤平投影技术[M].北京:海洋出版社,2010.
[9] 刘洪,陈福春.基于极射赤平投影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和防治措施[J].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,2012(3):93-98.
[10] 理查德J.莱尔,彼得R.莱森.地质构造研究之极射赤平投影技术:地质工作者和土木工程师必备工具手册[M].北京:海洋出版社, 2010.
[11] 张丽,庞丹,刘建,等.基于有限元法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整体抗滑稳定分析[J].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2013, 34(2):35-38.
[12] 张达,陈亮,肖承京,等.峡口水电站闸墩混凝土裂缝化学灌浆处理应用研究[C]// 中国水利学会.第十六次全国化学灌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.2016:378-382.
[13] 林青.岩溶地区土洞地基灌浆处理过程研究[J].地质与勘探,2012,48(1):160-164.
[14] 刘晓丽,王恩志.缅甸滚弄水电站坝基渗流过程及渗控优化精细模拟[J].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,2020(4):1-9.
[15] 高娟.地基基础沉降裂缝的形状与加固处理[J].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05(z1):97-98.
|